投资者教育 INVESTOR EDUCATION
【新书连载之《如何进行期货交易》】吉凶悔吝——期货交易面面观(七)
从2013年的第七届期货大奖赛开始,大奖赛增设了一个程序化组。2019年第十三届大奖赛的程序化组又被称为量化组。那么什么是程序化交易或者量化交易呢?大奖赛组委会将参与量化组比赛的交易者定义为有完整的量化策略,全自动、半自动地依靠计算机下单。
用计算机进行交易,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美国就开始了。最初的运用是在辅助证券投资组合交易方面,由于投资组合的股票动辄就是几百只,用计算机进行交易,其效率不仅比以往的手动操作大大提高,而且精准度也得到空前提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突破与发展,聪明的投资者就想到建立投资模型并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和选择股票,在这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到交易时机的选择上,最终实现由计算机全自动运行。在量化交易的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新名词,比如程式化交易、程序化交易、量化交易、系统交易、交易系统、宽客等。同样,在期货交易领域,运用这种交易方式的人越来越多,构成了期货交易中的一道风景线。
下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程式化交易是如何运作的。
案例 假定有一个交易者研究历史移动平均线,他在考虑:当短期移动平均线向上穿越长期移动平均线时买进期货;反之,当短期移动平均线向下穿越长期移动平均线时卖出期货,以这个规则建立一个交易系统,其效果会怎么样呢?接下来他采用以下几个步骤。 在电脑上借助软件对大量的历史数据进行模拟。比如,以3天的短期均线和20天的长期均线回溯过去5年的情况;统计5年来各种指标的情况,诸如总交易次数、总的盈亏额、赚钱次数、亏钱次数、赚钱的平均盈利额、亏钱的平均亏损额、最大一次盈利金额、最大一次亏损金额等。 将短期均线和长期均线的参数变换后继续模拟,比如,现在以5天的短期均线和30天的长期均线回溯过去5年的情况。如此反复进行,可以发现对特定的品种存在多组相对较好的参数。 在研究比较中,投资者可能会发现交易规则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此时应检查其中几笔最大亏损单,也许会得到一些启发,然后开始着手对交易规则进行修改,比如增加一些辅助条件等,之后再对修改后的交易规则进行测试。如此反复之后最终会得到一个比较满意的交易规则。 接下来投资者可选用两种做法:一是将交易规则接入生产系统(交易软件),生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市场交易情况,一旦市场交易情况满足这些条件,计算机就自动执行预定的交易操作,这就实现了全自动交易。另一种是不接入生产系统,交易员仅根据交易信号提示手动下单,这可以称为半自动交易(见下图)。 图 利用长短期移动平均线交叉信号进行交易的示意图
程序化/量化交易的优点极其明显。
首先是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强大处理数据的能力及实时跟踪能力。证券市场的股票成百上千,如果再关注海外市场,那数量可以上万。期货市场上热门品种也有几十个上百个。利用计算机可以实现24小时全天无休,这是人工看盘无法比拟的优点。正是这一优点,使得人工时代无法实施的大量的交易策略因此产生。
其次是交易严格按照事先定好的规则执行。众所周知,投资交易中最大的人性弱点是“恐惧”和“贪婪”,而计算机不懂“恐惧”和“贪婪”,只会忠实执行指令。
从交易角度看,这两个优点具有巨大的优势,因此程序化/量化交易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其中,机构投资者更是对此趋之若鹜,成为程序化/量化交易的主力军。
当然也应看到,程序化/量化交易也不全是优点,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及局限性。
首先,交易软件越来越复杂,其中难免会存在一些错误,这种错误一旦发作不仅会引发重大损失,甚至会给市场造成系统性风险。2013年8月16日,光大证券投资策略部的量化交易自动套利系统出现问题,导致重复下单,买入了72.3亿股的股票,如此大的买单导致股价大涨,触发了很多量化交易的条件,一下子导致了300多亿元的资金入场,几分钟之内上证指数就拉升了100多点,59只权重股瞬间涨停。所谓的“乌龙指”实际上仍旧是软件问题。光大“乌龙指”并非孤例。在欧美市场上,类似光大“乌龙指”事件也会发生,给资本市场的有效管理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其次,尽管量化交易在数据挖掘和科学决策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历史数据中挖出的所谓“规律”也未必有效。例如上面采用均线系统进行程序化交易的例子,在实际运行中能否赚钱还是个疑问,因为所选择的最佳参数是历史的,不能保证在未来行情中也是最佳的。更大的问题是遇到“黑天鹅”之类的突变时,由于过度迷信历史模型,反而会面临更大的风险,遭受更大的损失。
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旗下有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和一位美联储的副主席,被誉为量化交易界的一面旗帜。1998年,俄罗斯卢布大幅贬值,大家在市场上纷纷抛售俄罗斯债券,但他们的模型假设认为俄罗斯这样的大国是不可能赖账的,依据量化交易策略,他们不但不抛售,反而大量买入俄罗斯债券。结果俄罗斯发表声明不再偿还任何债务,结果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一天就亏掉几亿美元,一个月之后就被迫清盘了。
期货交易有亏有盈乃正常之事,对初入市的交易者而言,他人的成功经验固然值得总结,但更重要的是汲取那些交易失败者的惨痛教训。“失败乃成功之母”,如果投资者能避免那些失败者的不良交易习惯,意味着离成功者的距离就缩短了一步。当然,要克服这些交易不良习惯是很不容易的,因为这些恶习的本质是人性内在缺陷的反映,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去除这些恶习,本质上不是斗天斗地而是与自己斗。正如《道德经》所言,“胜人者有力胜己者强”,能够战胜自己内心深处隐藏着的恶习的人才会是期货市场上最终的胜出者。
在期货交易中,第一恶习是赌徒心态的满仓交易。从表象上看,交易者敢于满仓交易,代表交易者对行情判断极具自信,事实上的确也有成功者,且一旦成功,获利之丰厚令他人咋舌,声誉也会接踵而来,会带给交易者极大的成就感。然而,一次两次甚至更多次的成功会导致心理定式,在下次交易中更愿意继续采用孤注一掷的方法。而只要遭遇到一次厄运,就有可能全军覆没,不仅将过去的盈利全部吐出去,连最初的“老本”也可能亏光。还记得前面介绍过利弗摩尔因棉花期货交易导致的第三次破产吗?还记得刘增铖的惨败经历吗?无疑,从两个人的以往经历看,无疑都是敢于重仓交易的冒险者,过去一次次的辉煌经历使他们更信心爆满,以为这一次同样不会看错。结果是,当行情开个玩笑,投资者可能就会遭遇滑铁卢。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真实的典型案例。
案例 半年时间4万元变成了1450万元!2008年,在江城上演了一个资本市场的神话。 据说,万群(化名)2005年7月拿6万元涉足期货市场,此前她有10年的炒股经历,但步入期市后的两年时间,她的保证金从6万元缩水至4万元。 转折点发生在2007年8月下旬,万群开始重仓介入豆油期货合约。9月到11月,豆油0805合约从7800元/吨一路上涨至9700元/吨,其间她不停地采取浮盈加仓策略。截至11月中旬,万群已有10倍的获利。其后,万群的财富多次呈几何级增长。 2008年3月4日,豆油主力合约又是涨停板开盘,万群账户的权益达到2 000多万元。不过,当天行情出现剧烈震荡,豆油期货价格在一个小时内从涨停快速滑落至跌停,尾盘收至平盘附近。而在当天的跌停中,万群的账户因为保证金不足,被强行平去了一部分合约,但这并没有引起她的重视。期货公司的人找她谈过,但她拒绝主动减仓。3月5日,豆油0805合约、0809合约双双跌停。 3月6日,豆油0805、0809两合约宽幅震荡,最低又到跌停板,但收盘时略有回升。由于万群一直是满仓运行,账户保证金严重不足,除了被期货公司强行平仓了一部分外,自己也平掉了一些。据说,截至收盘时,保证金已只剩400多万元了,但相对于其剩余的持仓,仍旧是重仓。 面对这一大势,万群依然固执己见,不采纳期货公司全部平仓的建议,其实这样至少是能够顺利出局的,可以保住这400多万元的果实的。但由于万群坚信豆油此次调整与前两次一样,只是暂时现象,故依旧留下了重仓。据说,2007年11月20日和2008年1月中下旬的两次调整中,万群均有部分仓位被强行平掉过,但她当时因为继续坚持做多,所以财富才迅速增加。这次她也是这样想、这样做的。 3月7日和10日两天,豆油无量跌停,万群想平仓也平不了了,由于仓位过重,其巨大的账面盈利瞬间化为乌有。3月11日上午,0805、0809合约大幅低开,但盘中双双翻红,收盘分别下跌0.83%和0.36%。但由于没有能力追加保证金,万群所持有的最后300手合约被强行平仓,最终,她的账户保证金只剩下了不到5万元,又回到了起点。下面我们看看2008年豆油期货价格走势图(见下图)。 图 2008年豆油期货价格走势 看看豆油期价走势图及万群的进出点,是不是很可惜。她的进场点差不多都是最低价,这一波几乎完美的上涨趋势行情都被抓住了,即使被强平时的价格,也远远高于进场点。令人唏嘘结局的罪魁祸首是因为她不断地以浮盈加仓,以至于无论价格怎么上涨,一直都是满仓交易。豆油期货的保证金一般情况下是8%(交易所5%,期货公司增加3%),以8000元的价格计算,一张合约(10吨)的保证金大致为6400元,场时的4万元买进7张合约,但她在高位时居然持有300张合约,可见其中途加仓的力度之大,几近疯狂。而疯狂的结局其实是可以预期的。